乌桕树苗圃地选择和整地:苗圃地应该选择在向阳、肥沃、深厚、排灌良好的湿润土壤或者沙壤地作苗圃地。土层深度为50厘米。在地面上施一层腐熟农家肥或猪粪。每亩苗圃地的施基肥量为1吨。我们将肥料撒施在表面就可以了。施肥后,用小型的旋耕机将苗圃地深翻一遍。翻土深度为30厘米,接着用耙子将土面耙平整。再做苗床开沟。
乌桕有鸡爪桕和葡萄桕2大品种群,在四川半自然实生桕林中,两者混生,以鸡爪桕为主,约占总株数的-96%。这2个品种群,者为雌雄同株异熟、雌先熟型,单一品种的纯林,授粉不良,产量较低,但两者的雌、雄花期却交互相遇,且授粉畜高。在造林时,特别是在以嫁接苗营造的林分中,尤应注意2品种的适当搭配。
乌桕树属于喜肥喜水的植物,在其生长期浇水尤为重要,一定做到及时浇水,否则生长不良。对于施肥和锄草,通常是在*二次间苗结束后,即可对苗木追肥,春夏期间可借用雨前或雨中追施4次尿素,及时清除杂草,除草要坚持“除小、除了”的原则,保持苗床无草、土疏松、沟沥水。
乌桕为速生经济林木,幼期年平均高、径生长可达0.8cm和1cm以上,30年左右高、径生长渐趋缓慢而冠辐迅速。实生苗7-8年、嫁接苗3-5年开始结实,20-50年为盛果期,寿命可长达*以上。巫山县官渡乡有一株100余年生的铜锤桕,树高18m,胸径70cm,冠幅12-12.5m,1979-1981年,年年产籽都在50-65kg左右。
我国有关乌桕栽培利用的记载,早见于1400多年前贾思勰著的《齐民要术》。四川种主产地县志,在18世纪末始有叙述。19世纪中页,省内栽培已较普遍。到20世纪30年始由渝、万等地**国外。但因交通闭塞,产品销售困难,到1949年,全省仅有桕树2000万株,年产桕籽约1万t。1950年后经恢复和发展,至1956年全省全省年产桕籽2.2万t,创历史水平。此后产量有所下降,80年代又恢复到年产2.1万t水平。
乌桕原产我国,约有1 5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现在,人们已经培育成许多优良品种,如葡萄桕、鸡爪桕、铜锤桕等。它们树势健旺、适应性强、结果多、产量高。自秦岭、淮河流域以南到两广、云贵高原都有种植,其中浙江产量占全国的1/3,质量。
http://rendemiaomu.b2b168.com
欢迎来到凤阳县刘府镇仁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网站, 具体地址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刘府镇曹店社区街道 ,联系人是李经理。
主要经营农业相关产品。
单位注册资金未知。
我公司主要供应农业产品,有黑松,黑松苗,榉树苗,朴树等,我们拥有优良的技术,优质的产品,健全的售后服务,令客户没有后顾之忧;如果您有意向购买我公司的产品,请在线留言或者来电咨询。